高皇后试探着问:“爷爷对他这样的想法没什么想法?”
老院长撇嘴:“我又不是皇帝,我操那份心?”
高皇后也撇嘴,爷孙两人撇嘴的样子可真是一模一样。
老院长说:“你想攒一波大的,是为了在让读书人能闭嘴之后,百姓们也不会因为改制而多嘴。”
“百姓们看到徐绩做的那些丑事明白了权臣独揽的坏处,也确实是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朝廷制度。”
“况且,你在公心之中夹杂的那点私心。。。。。。我也理解。”
他看向皇帝:“你一直都没想着做皇帝做到死。”
皇帝嘿嘿笑,笑起来的样子让老院长错觉,这个家伙,还是当年在冀州四页书院里那个不服输不服管不服人间甚至不服天地的小家伙。
皇帝说:“执念做皇帝不会比我做皇帝差,在他即位之前朕给他攒一波大的,骂名朕多背一些,改善而有的赞扬让他多得一些。”
“说到底。。。。。。”
他笑了笑:“朕也是当爹的。”
老院长:“既然事事处处你都想的这么透彻,心态也放的平和,那你今天来找我到底是想问什么?”
皇帝说:“没什么想问的,只是想聊聊天,有些话。。。。。。朕能聊的人也不多。”
老院长:“你刚才说挨骂,说的不只是天下百姓骂。”
皇帝笑:“什么都瞒不住你的慧眼。”
老院长:“看得多了而已。”
皇帝:“这话说的,好像朕历来都有很多心眼子似的。”
皇后:“陛下这话说的不谨慎。”
老院长嘴角微扬。
他说:“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是世上最难解的一道题。”
“拿旧楚打个比方,旧楚开国皇帝打下江山之后就一定要为有功之臣封赏。”
“旧楚立国,封王十一人,封公三十九人,其他爵位数不胜数。”
“这些功勋老臣在不打仗了之后心里也就都没那么纯粹了,若人人都安于既得的地位也还好。”
“可偏偏是都不会那么安心,心思都多了之后,做皇帝的怎么办?眼睁睁的看着犯错的人越来越多,皇帝也心里烦躁。”
“处置吧,被人说是不善待有功的旧臣,不处置吧,那新朝新建的法度就等同于一张废纸。”
“当然,臣子有臣子的错处,皇帝也有皇帝的私心,旧臣权柄太重,皇帝心里也不踏实。”
“陛下如今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旧楚开国皇帝的做法是杀了不少有功之臣,所以骂名背了几百年。”
“陛下选择的路。。。。。。我不好说是对还是不对,但可以说是最柔和的做法,柔和到有些不讲道理了。”
“陛下想让旧臣们看到到了该退的时候就要退,到了该让位的时候就让位,于是陛下就生出你也让位的心思来。。。。。。”
他看向皇帝:“这本质上有不同,因为陛下让位,即位的人还是你的儿子。”
“而陛下想让功勋旧臣们明白的道理却不同,他们让位不是让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贤。”
“所以陛下这些年一直都在委屈执念,让他在吃苦,不断的吃苦,然后让臣子们看清楚,陛下让位,也是让贤。”
“陛下还想让老臣们明白一个道理,他们的孩子若是真有本事当然也可以继承他们的意志和道路。”
老院长说到这叹了口气:“可是难啊。”
皇帝说:“难也得想办法。”
老院长:“所以才有了这几年风头无两的叶无坷。”
皇帝笑:“那小子也值得。”
老院长点了点头。